<small id="cuauh"></small>

      <optgroup id="cuauh"></optgroup>

      <acronym id="cuauh"><sup id="cuauh"></sup></acronym>

            <acronym id="cuauh"><blockquote id="cuauh"><nav id="cuauh"></nav></blockquote></acronym>

            昆明五華區走出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管理新路


              位于昆明市主城區的五華區近年來大力推動轄區內體育設施建設,同時在建設過程中嚴格資金使用的監管過程,建設后重視維修管理,在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新路。

              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

              五華區長期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狠抓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放松,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全覆蓋。自“九五”起開始實施第一期五華區全民健身工程,到“十二五”結束第四期全民健身工程,二十多年來五華區通過“政府投入、爭取上級補助、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先后建成了183個健身點 ,其中健身路徑138條,籃球場45塊,實現了每個社區都有健身路徑。

              此外,五華區還為10家街道辦事處、88個社區居委會、117個村民小組配備了210套健身柜和健身器材,每套器材內有籃球、氣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3種39件。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他們爭取上級資金,通過政府采購,完成了陡坡健身游園等多個美麗鄉村示范點體育健身設施建設。還針對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缺乏的現狀,在有條件的社區、自然村加快建設步伐,同時解決了健身培訓、參賽隊伍交通、器材、經費等問題。他們對轄區內困難企業職工健身需求傾斜,為全區各單位部門配備百套千件小型健身器材,其中包括跳繩、飛鏢盤、電子體重秤等。

              建設資金監管到位

              隨著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五華區在工作中建立健全了資金監管使用、前期審核、期間監督、后期考評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今年年初提出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或意見,向區財政局、區政府分管領導提出經費使用方向、數量等申請。在具體建設時,由需求單位或街道社區提出申請,之后五華區文體旅游局匯同相關單位、街道社區、財政等部門人員現場勘查,圍繞規劃、土地、綠化、安全、居民意見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評估論證。

              同時,對上級撥付的文體廣場建設專項資金,經五華區文體旅游局局長辦公會研究審議后,先按70%的前期建設資金下撥到相關街道辦事處,隨后涉及建設的社區和自然村出具完整的建設施工合同,找到有資質和信用的施工單位方能施工。建設過程中,五華區文體旅游局工作人員經常到現場與相關單位一起監督,強化質量要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建設完成后,由紀委監察、財政、業務主管等單位組成專門工作組進行驗收,形成文體廣場建設驗收報告、建設項目驗收清單。區文體旅游局根據驗收意見,再次召開局長行政辦公會進行審議,下撥30%尾款到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對尾款還要進行專題研究,通過后才能最后支付。

              設施維修有人管

              基層體育設施的維修管理,一直是各地健身設施面臨的共同難題,而五華區率先提出了一套解決辦法。五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于2008年印發了《五華區全民健身路徑建設與管理辦法》,該《辦法》從建設與安裝、使用與管理、維護及經費等方面進行了細化。該區每年初對健身路徑以每件50元的維修標準及時下撥到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對損壞的設施及時進行修理維護,資金不足的可使用公共文化服務人均10元的標準范圍開支。并要求維修前的情況照片和維修后的經費支出情況等資料要及時上報備查,區文體旅游局不定時進行抽查檢查。

              這一做法把日常監督管理的責任下放到社區,使轄區內的健身路徑維修管理有法可依,有人可找,不僅大大減輕了體育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壓力,更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掇k法》實施后,在五華區的設施使用中沒有出現因長年損壞得不到維修的情況,安全問題和市民投訴很少。社區居民在發現體育設施損壞以后,能很快找到相關負責人來進行維修,方便了群眾日常健身活動。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